第四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大员工优秀科技作品竞赛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河南城建学院承办,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光伏专业委员会和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协办。决赛于2021年8月26日在线上举行。我司在赛道一本科生组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9项;研究生组获得三等奖2项。我司共有24件作品参加该竞赛,其中17件作品获得奖项,获奖率高达70%,实现了我司在该竞赛中特等奖、一等奖的零突破。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大员工优秀科技作品竞赛自2018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四届。本项赛事旨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激励大员工积极投身科教兴国的伟大实践,引导大员工把创新激情与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需求相结合,树立创新精神,不断推进大员工科技创新行动,提高创新实践能力,是一项具有导向性、创新性的高规格全国性大员工科技竞赛。
本次竞赛以“同创绿色能源,助力‘30•60’”为主题,竞赛分为2个平行赛道,赛道一为“科技作品竞赛”,主要内容涉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天然气水合物、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储能等科技作品,包括实物制作(含模型)、软件、设计等,体现新思想、新原理、新方法及新技术,共收到来自全国70余所高校共计500余件作品。赛道二为“绿色能源商业模拟挑战赛”,在当前电力市场化改革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不断提升。大赛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对可再生能源企业的战略规划、生产计划、电力交易的过程进行模拟决策对抗,促进员工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近30所院校的70个团队报名参加了该赛道。
此次竞赛由创新创业学院和澳门十大电子正规游戏网站组织,依托我司“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创业实验班”的资源及平台,秉承“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教研融合,面向实践”理念,全面提升员工的创新创业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司员工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创新火花的激烈碰撞,也是节能减排创新创业实验班的大练兵,更是实现“专创融合”的重要实践。
2021年我司获奖作品汇总
赛道一:本科生组 |
获奖等级 |
作品名称 |
完成人 |
特等奖 |
基于Self turning的节能灯光系统 |
王文轩、毛佳威、王志邦、陈博深、朱晓龙、成杰 |
一等奖 |
基于(PV-T)光伏追踪的架空床供暖系统 |
殷新震、张书童、郭强、辛秀钰、张建业、张大泽、高伟 |
一等奖 |
光伏精灵——适用于大规模光伏电站智能运维领跑者 |
印宇杰、王燕妮、张敏娟、罗佳雯、唐玮琦、董钧陶 |
二等奖 |
环境友好型生物质炭材料制备柔性超级电容器 |
吴迪尘、王志军、李鹏、何玲娟、于明浩、何文博、郭琛山 |
二等奖 |
一种利用气体热膨胀驱动的全自动追光装置 |
李杨、李锦成、曾梦妮、文溶溶、胡江龙 |
二等奖 |
一种风能直驱式喷气增焓热泵供暖系统 |
王慧斌、兰世纪、姚同傲、王昀煜、田慧龙、李胥文、徐世潮 |
三等奖 |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草原灭火装置 |
彭江吉、陈武飞、陈彦彤、谭明波、杨鹏飞、施方正 |
三等奖 |
基于太阳能高效聚光光热及波浪能互补的海水淡化装置 |
王小龙、宋家成、许洋、邱欣宇、党玉甜 |
三等奖 |
变废为宝——以废机油为原料制备多孔碳纳米片 |
张琦、刘嘉欣、韩乐乐、姜磊、赵甲龙、王德龙、全学花 |
三等奖 |
一种自适应性管径清洁机器人 |
康家煊、刘俊扬、刘涵、马桓、叶凌云、王宁、温可民 |
三等奖 |
绿沐——基于点云和物联网的可编程自适应节水喷灌系统 |
李浩森、张昊、王晶、蒲秋虹、吴蓉、翟贵源、王彬 |
三等奖 |
一种基于波浪能,太阳能与压电效应能的海上定点监测装置 |
高宏亮、周博文、姜晶基、邓梓光、焦春雯 |
三等奖 |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联合低温辐射炕系统 |
张修澳、陈建平、赵丽丽、王雅婷、罗庚、高国梁、王世新 |
三等奖 |
管道卫士―“节能”智能模块化多领域管道清洁消毒一体化系统 |
撒青林、符旭琴、纪鹏辉、张登峰、陈鋆麟、冯俊、王永宏 |
三等奖 |
基于风力驱动式空气冷凝及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沙漠高效制水装置 |
王鹏伟、张舜逸、张向远、郭荣玉、隋佳辰 |
赛道二:研究生组 |
获奖等级 |
作品名称 |
完成人 |
三等奖 |
基于可再生能源供能的渠道内泥沙自动回收系统 |
高欢、刘一安、汪超群、李林飞、马康宁、罗涵 |
三等奖 |
基于多能流与多物质流的供-蓄-用-控高效协同的冷热电联供系统 |
张瑞、张彬、刘春阳、刘鹏飞、侯宏艺、俞凯、雷彻 |